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访谈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副主任徐祎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16:52来源:鹤壁市广播电视台浏览次数:

主持人:202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两高四着力”的重要论述。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示范区今年以来的重点发展思路是什么?

徐祎:示范区深刻领悟并紧密围绕 “两高四着力”、市委“十个聚焦”工作要求,按照“城乡一体六示范、三生融合新发展”的“1631”工作思路,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高效能治理,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上锐意进取、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全力攻坚、在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行稳致远。具体工作思路方面:

一是着力建设设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方面紧扣电子电器、镁基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在“强链延链补链”下足功夫,推动产业链协调发展;农业方面以工厂化食用菌、赤松茸种植等项目为抓手,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升级,通过农业工业化为乡村振兴有效赋能。

二是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优化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服务,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夏季空气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四是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立足示范区自身的资源与产业优势,以创新场景为抓手,不断升级消费供给,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消费闭环,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主持人:能否请您谈谈示范区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具体成效。

徐祎:示范区党工委高度关注重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示范区经济实力连年攀升,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城乡区域更趋协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积蓄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潜力势能。示范区宜居宜业宜商,自然环境绿意盎然,营商环境务实高效,政务环境风清气正,各种比较优势不断积累,为各项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示范区始终秉持着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积极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勇于探索、勇于尝试。我们加快建设六大工业园区,积极发展文旅等第三产业,打造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拼搏奋斗精神贯穿于每一位示范区干部群众思想之中。从今年上半年发展成效来看: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我们坚持实施经济运行周调度制度,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举措,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1—7月份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三产增加值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32亿元,其中,税收占比83.6%。二是产业链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我们围绕电子电器、镁基新材料产业加速布局。富联科技新增投资4亿元,产能加速释放;耕德电子华为高端手机全链条加工项目完成签约,下半年投产后将实现年新增产值10亿元;梦之缘扩建商业显示屏组装线、测试线6条;诚迈科技信创产业创新中心生产项目完成签约并加快建设,3C消费类电子产业链加快完善;镁和科技全国首台套镁板带箔连续轧制生产线预计近期实现试生产,潇铖精密结构件生产加工项目10月底建成投用。我区生产、研发、检测全链条产业生态逐步形成。三是发展动能不断集聚增强。我们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新开工重大项目11个,15个重点在建项目加速推进,3个省市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6.2%。乡村振兴食用菌产业化、天岚智能液压设备、硕源智能设备、乾通通信光缆设备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四是科技创新持续赋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禾益丰入选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名单,梦之源电子成功获评“河南省5G全连接工厂”,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积极推进凡知医疗、镁和板带箔建设市级中试基地,耕德电子、康灸来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梦之源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工作,确保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3—5个。

主持人:刚才您介绍示范区确实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工作取得诸多成效,相关工作亮点颇多,能否请您具体谈谈示范区在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或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徐祎:示范区高度关注我市“3+3”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持续推动区内企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产业生态不断优化。产业升级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实际工作中既聚焦传统主导产业升级,同时加强新兴战略产业培育,实现双轮驱动。我们一方面加强主导产业研究,完成了《示范区主导产业分析报告》,锚定电子电器产业核心地位,同时系统梳理了产业链短板与升级路径。

二是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利用政策工具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富联科技、耕德电子申报设备更新项目,通过低成本资金杠杆撬动智能产线改造、绿色工艺升级,加快我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新兴产业破局,聚力镁基新材料全产业链培育,督促镁板带箔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推动镁合金笔记本外壳、手机外壳等终端产品品质提升与产能释放,联合多家产业方谋划镁合金轮毂中试项目。加快朝歌里人文小镇文旅消费新场景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夜经济集聚区。

三是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全市“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理顺项目推进体制机制,重点优化专班设置、节点督导、研判调度等工作举措,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对企服务保障,项目建设质效持续提升。

四是加强推进产业项目谋划。紧盯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保、产业升级等领域,全区组织开展政策学习研讨会5次,组织专业团队、行业专家深入我区项目现场调研指导,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精准提升项目谋划申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