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市卫生健康委实施“一二三”工作法构建儿童健康“五小”防治体系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10:53来源:鹤壁日报浏览次数:

今年年初以来,市卫生健康委聚焦儿童肥胖、近视、心理异常、骨骼异常、龋齿等五类健康问题,开展“小胖墩、小眼镜、小星星、小骨干、小蛀牙”专项行动,实施“一二三”工作法,系统构建儿童健康“五小”防治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健康副校长全覆盖,全市儿童健康管理覆盖率97.2%以上,肥胖、近视、龋齿等检出率稳步下降。这是近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的。

筑牢“协同预防”第一防线。一是健全协同预防机制。联合卫生健康、教育体育、民政、残联等部门成立专班,出台《鹤壁市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目标职责、工作措施等,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儿童健康预防新格局。二是探索创新宣传模式。打造“线上+线下+媒体”三维宣传矩阵。组织开展“儿童健康开学第一课”线上直播,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健康科普推文、短视频80余条,浏览播放量超35万人次。结合全国爱牙日、世界孤独症日等节点,开展健康讲座等活动400余场,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依托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推出“五小”专题报道9期,进一步提升儿童家长健康素养。三是打造健康教育阵地。依托市科技馆,成立全市儿童健康教育暨“五小”筛查基地,设立健康教育展示和筛查专区,通过视频展播、互动体验、现场问诊等形式,宣传日常保健知识,开展儿童健康筛查,打造集科普宣传、筛查服务、家长课堂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已服务儿童家长3000余人次。

健全“筛查、管理”两项机制。一是建立全域筛查机制。联合教育体育等部门,对全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学生开展“五小”筛查行动,共排查学校664所、涉及儿童33.5万人。推动“五小”筛查与入学体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度融合,累计检出儿童健康问题3.6万余例,为精准干预奠定基础。二是构建闭环管理机制。实行“筛查—建档—指导—随访”全流程管理模式,对异常儿童全部实行“一人一档”精准管理。组织专家为“小星星”“小骨干”等特殊儿童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依托“线上+线下”双轨随访,动态追踪儿童健康状态,及时优化干预策略,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改善。三是推行健康副校长制度。为全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配备664名健康副校长,协助学校做好政策宣传、筛查组织、家校联络等工作。健康副校长定期组织开展健康筛查、公益讲座等活动,协调学校、医院、家长三方深入沟通,帮助“五小”儿童适应学校生活,推动健康校园建设。

打造“培、治、康”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一是加强队伍培训。组建市县两级“五小”专家团队,下沉基层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规范筛查流程、诊断标准。定期组织健康副校长参加培训,提高校园健康管理水平。二是提升治疗能力。深入开展儿科服务年行动,科学规划设置儿科门急诊及病房。依托妇幼专科联盟、多学科诊疗团队,构建儿童健康“五小”防治协同网络。积极推广中医药治疗技术,运用小儿推拿、艾灸、耳穴贴敷等方法,调理儿童脾胃、改善视力状态等,累计服务儿童超万人次。三是抓实康复保障。强化儿童康复能力建设,筛选确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5家,利用先进运动康复技术和医疗手段,为孤独症、视力障碍等儿童提供科学系统康复训练。健全儿童康复救助保障体系,为102名符合条件的“小星星”儿童提供康复救助资金36.2万元,确保每个患儿获得专业规范的康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