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鹤壁市质量强市建设工作综述
作为全国首批、河南省唯一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近年来,鹤壁始终将质量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把质量强市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持续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强力推进品牌建设,连续三年获河南省质量工作考核评定最高等级,全市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生活品质提升。
聚焦主导产业 强企强链强市
质量兴则企业兴,企业强则城市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坚持以质量强企推动质量强市,先后出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质量强市品牌提升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充分借鉴外地经验,深入605家规模以上企业调研,于去年4月成立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在全省率先设立1500万元质量提升专项资金,建立市县联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9月1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万军接受采访时介绍。
针对“大企业生病、小企业吃药”的质量提升痛点,鹤壁市创新思路,让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担任链主,将政府质量奖质量管理典型经验积淀为产业链公共资源,结合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产品名录,梳理主导产品工艺流程,识别产品质量控制关键点及控制方法,找准质量问题难点、卡点,带头绘制重点产品质量图谱。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链主企业天海集团梳理16种关键零部件图谱,为全链质量改进提供标准指引。通过行业论坛、供应商大会和供应商辅导等形式,将链主企业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推广至供应商,推动全链条质量协同升级。
针对标准不统一这一产业链协同的“绊脚石”,鹤壁市鼓励链主企业将企业标准升级为行业共识。目前链主企业牵头制定标准45项,推动标准衔接配套,实现上下游企业“同标生产”,供应链稳定性提升30%以上。
面对行业共性难题,鹤壁市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由质量赋能机构联合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质量攻关,突破了一批质量技术瓶颈。天海集团的热缩管密封不良率从5.48%降至0.43%,海镁科技公司汽车零部件前端盖合格率从91%提升至96.09%……
自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以来,鹤壁市已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13套,生成“一企一策”提升方案112份,解决技术难题162个,实施质量攻关项目89个,惠及企业600余家,产生经济效益1600余万元。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新模式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用好平台支撑 筑牢质量基础
“自从园区设立了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公司1000余块压力表检测在家门口就能完成,真是太方便了!”鹤壁市赛科化工有限公司工程设备科副科长周光坤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这得益于鹤壁市近年来着力构建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2021年,鹤壁市被省市场监管局确定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目前,已在线下设立12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服务标准和流程不断优化。2023年3月,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中国中检(鹤壁)检验认证产业园正式揭牌运行,为质量基础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依托该园区,鹤壁市整合市内外检验检测和市场监管行政技术资源,线上开通“质汇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包含计量服务、标准服务、认证认可等10个服务板块,涵盖七大类38项服务事项。同时,加强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建设,打造提升国家和省级检测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
鹤壁市创新打造质量基础设施“5531”集成服务新模式:建立“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完善5项工作机制,组建3支专业队伍,形成一套标准体系。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出台《鹤壁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促进了服务平台的规范化发展。“五位一体”服务模式入选全省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作用,组织开展“入园助企”等专项服务行动,为企业提供“菜单式”“定制式”精准服务。据不完全统计,鹤壁市通过质量帮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482个,主导参与制定各类标准487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89家,为企业降本增效3.2亿元,带动就业7000余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坚持标准引领 注入澎湃动能
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鹤壁市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鹤壁市先后获得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市、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市等4个国字号标准化项目,建立了覆盖循环经济产业链、农业生产服务、数字乡村建设等多领域的标准体系。
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成效显著。淇河家政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通过终期评估验收,实现河南省家政行业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零的突破。建业绿色基地设施园艺集约化栽培标准化、山城区旭鸿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标准化、淇滨区饮马泉脱毒甘薯扩繁种植标准化、鹤壁淇水鹿苑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标准化等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考核验收。鹤壁市云端西顶特色民宿、鹤壁市“电长制”优质供电、河南德粮电子有限公司智慧粮食信息服务等3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获批创建。
标准体系建设成果丰硕。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80余项,发布地方标准130余项,公开企业标准2000余项。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4个,6家工业企业获得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称号,初步建立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
下一步,鹤壁市将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快完善标准体系,以更加统一协同高效的标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培育质量标杆 打造品牌名片
鹤壁市持续完善质量政策体系,深入推进质量强企建设,通过梯次培育机制,成功培育全国质量标杆企业2家,省质量标杆企业7家,“瞪羚”企业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省级绿色工厂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3家,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企业2家,市长质量奖及提名奖企业32家,创建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1个,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集群。
按照《质量强市品牌提升战略三年行动计划》,鹤壁市制定“鹤城精品”评价认定规范,重点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品牌培育工作,着力打造鹤壁制造、鹤壁建造、鹤壁服务品牌。建立梯次培育机制,推动“鹤城精品”逐步升级为“美豫名品”“中国精品”。同时积极开展国家和省级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创建活动,培育特色显著、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品牌。
在品牌效应带动下,鹤壁市企业质量意识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驰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有效注册商标19572件,河南省农产品品牌21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54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6个,豫农优品15个;创建全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13个,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民宿8家,中州杯工程5项,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鹤壁市还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聚焦知识产权转化培育,创新建立“四式联动”执法模式,完善侵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推动专利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鹤壁市将继续加大质量工作投入,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和创新,进一步激发质量工作动力,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
聚焦民生福祉 守护质量安全
近年来,鹤壁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切,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持续深化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重拳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秩序。鹤壁市持续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检查,作为河南省主会场,成功开展“2025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同步全国销毁食品药品、服装鞋帽、电器、烟酒等10余类假冒伪劣商品60吨,货值866万元,形成了强大震慑效应。
强化产品认证监管,守牢质量安全底线。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CCC)风险隐患排查,对全市510家CCC目录内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进行全面摸底。督促获证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产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针对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儿童用品、消防产品、家用燃气灶具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并对辖区内相关生产企业实现全覆盖监管,从源头把控质量。
深化计量专项整治,保障百姓“秤准量足”。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计量问题,去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集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各类商户1824家,摸排电子计价秤4386台,推广手机变“砝码”惠民举措,有效遏制了“鬼秤”作弊乱象。同时,扎实开展居民水电气计量不准、收费不规范问题整治,加强加油(气)站、眼镜制配、集贸市场、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计量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
创新网络监管机制,提升协同执法效能。面对新业态挑战,加强内外协调联动,积极拓展网络交易监管渠道。主动与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对接,开通“红盾京通”等政企协同平台权限,与平台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实现了电商主体查询、案件协查、数据调取等功能高效运作,极大提升了网络违法案件查办效率。
聚焦重点产品安全,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2024年以来,在全面排查22类重点工业产品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电子门锁专项整治等行动,着力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及背后的不正之风问题。鹤壁市在全省作交流发言,获得广泛认可。
胡万军表示,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以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为总抓手,紧盯食品非法添加、制售伪劣产品、计量器具作弊、消费欺诈、价格违法、虚假广告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打治结合,努力实现执法力度与效果相统一,持续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