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活力四射 群众生活幸福便捷——“活力中国调研行”鹤壁站活动侧记
8月1日,由中央宣传部统一安排部署、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鹤壁市,20余名来自中央驻豫媒体及省直主要媒体的记者,深入社区和基层一线,用镜头探寻和记录鹤壁市在基层治理中的活力故事。
九大院小区:民主协商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
“留下银杏树,还是留下两个车位?”站在淇滨区黎阳路街道九大院小区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下,黎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建武向采访团回忆起小区改造时的抉择,“当时有居民说‘砍了树能多停两辆车’,但更多居民说‘这棵树是咱二十年的老邻居,得留下’。最后我们开了议事会,多数居民选择留下这棵树。于是,这棵承载居民记忆的银杏树得以保存至今。”
这个关于“树与车位”的民主抉择,正是九大院小区改造的缩影。以前,这里是由9个老旧家属院组成的“管理黑洞”,如今已成为住房城乡建设部评定的老旧小区改造优秀案例,其成功的秘诀在于让居民真正成为小区改造的主人翁。
——问需于民:改造前,九大院小区多次召开群众会议,将17类35项意见建议纳入改造内容,优先解决雨污管网、道路硬化等痛点。
——问计于民:5名居民监督员全程参与施工调整,拆除违建210平方米,新增绿地3000平方米。
——问政于民:九大院小区居民代表参与工程验收,化解问题16件,实现“民建民享”……
如今,曾经的围墙变成了连廊,违建地块变身通畅大道。“以前各家属院居民‘铁门一关不相往来’,现在我们是‘推窗见绿、开门见亲’。”九大院小区居民李女士乐呵呵地说。
银杏社区便民综合体:“圈”出百姓家门口的幸福
一走进银杏社区便民综合体,采访团的记者就被热闹的生活气息包围:5元理发店里顾客不断,“小修小补”摊位前居民排队等候;舞蹈室刚送走跳完舞的老人们,又迎来练瑜伽的年轻人;社区食堂飘出阵阵饭香,健康可口的家常菜让居民赞不绝口……
“建设便民综合体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让居民少跑腿,生活更方便。”张建武说,在规划之初,社区就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许多居民建议。“老人们需要有个吃饭的地方;年轻人喜欢运动,想要健身场地;宝妈们则关心托育服务……”张建武介绍,根据这些需求,银杏社区最终打造了“综合服务圈”“全民健身圈”“养老服务圈”“健康医疗圈”“社区文化圈”“就学便利圈”“绿色出行圈”“便捷消费圈”“市政提质圈”等九个生活服务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娱”的全方位服务。“现在走进社区,看到的是老人练字时的微笑、孩子们欢乐的身影、年轻人运动完精神抖擞的样子,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社区生活图景。”张建武说。
“这里既有接地气的温暖,也有冲云霄的雄心!”采访团的记者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赞。他们发现,鹤壁的基层治理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更在细微处彰显着城市发展的“治理大智慧”。“这些改造不是冷冰冰的工程,而是把老百姓的期盼都装了进去,可见,鹤壁真是一座充满温情的城市!”一位记者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