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建强师资队伍、优化课程、深化实践细微处发力党员教育见行见效
“党员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方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近3年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新要求,坚持“从细微处着手、在实效处发力”,聚焦基层党员培训与群众期盼,通过建强师资队伍、优化课程、深化实践等精准举措,推动红色教育入心见行。
选树身边榜样,用“微典型”传递“大能量”。示范区把“身边人讲身边事”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方式,从优秀党员、退休干部等群体中挖掘鲜活案例,选树“微典型”,打造“接地气、有温度、有力量”的本地师资队伍。选树中严把政治关、事迹关、群众关,确保榜样立得住;结合领域特点培育差异化典型,如“银发先锋”“社区管家”“产业工匠”等,让各领域党员有贴合的学习范例。同时,建立“微典型”动态资源库,定期更新;组建“红色轻骑兵”宣讲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互动宣讲120余场,用平实语言讲亲身经历,让党性教育从“抽象理论”变成“鲜活故事”。
创新课程体系,以“小课堂”讲透“大道理”。围绕“党员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依托本地红色资源与实践案例,开发“小而精、专而实”的课程体系,推动党课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创新“云端+返乡”模式,线上推送学习资料30余期,实现“随时学”;线下利用节假日组织返乡党员开展“家乡发展大家谈”等活动12场,保障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整合本地资源,采用“专题辅导+现场教学+研讨交流”模式开展培训12场,提升党员实战能力;将典型事迹制成微党课短视频,用身边案例讲初心使命,让党课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深化实践服务,让“小服务”彰显“大担当”。坚持“学以致用、以干促学”,引导党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的行动。区直单位开展“双报到”,组织党员到社区亮身份,参与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活动;农村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田间课堂”和“一对一”帮带,激活乡村振兴引擎;社区网格党支部组织党员常态化走访,收集民情,构建“支部在网格、党员沉网格”格局。针对治理难题召开居民议事会,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30余个,让“红色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群众信赖的“贴心人”。